《再会长江》:日本导演呈现最真实的中国给世界观众!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再会长江》是一部由日籍导演竹内亮执导的新片,影片跨越十年,重走6300公里的长江,再次寻访十年前他镜头下的人物。该片已于5月24日全国上映,备受瞩目。影片展现的中国社会发展引起了外交部的关注,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称赞影片“以精湛的拍摄反映出十年来长江沿岸地区的巨大变化,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导演和主人公用真诚和善良,跨越时间、空间、语言和民族,带给观众共通的感动”。为何一个日本导演如此独爱长江呢?日本导演竹内亮在《今日影评》节目中透露,自己在日本长大,对长江并不陌生。拍摄《再会长江》的缘起,源自十年前他在NHK电视台拍摄纪录片《长江 天地大纪行》时留下的两个遗憾。一是因为当时不会讲中文,所以对当地人的采访仅靠翻译,没有深度;另一个遗憾是未拍到“长江源头的第一滴水”。十年后,竹内亮已经成为半个中国人,决定重走长江,用镜头记录十年的变迁。影片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得到好评,竹内亮感叹“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
在《再会长江》中,从上海到南京、武汉、重庆,再到长江源头,美景尽收眼底,给人震撼。竹内亮不仅“再会”山水风光,更是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科技的发展令他印象深刻,农民用无人机撒农药,三峡大坝变成“船的电梯”,成为旅游景点。但更感慨的是人们的变化和思想的进步,特别是十年前出现的“老朋友们”,如17岁的茨姆。当年她在香格里拉的景点与游客合影赚钱,离开家乡首次见识上海繁荣。十年后,茨姆已实现创业梦想,成为一家民宿老板。这个故事如当代童话,与竹内亮的“偶然之举”紧密相联。
影片在日本上映后改变了许多日本观众对中国的看法,认识到中国的迅速发展与生活相似之处。他们喜欢重庆棒棒的故事,与“一辈子做一件事情”精神共鸣。竹内亮表示愿继续拍中国纪录片,想向世界展现真实的中国。他认为中国是最有意思的拍摄对象,不断体验着社会发展。《再会长江》的上映不仅为观众带来视听盛宴,也搭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相信这部影片会带来新的纪录片观影感受,影响更多人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