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之光》:走运团寻迹八百年“水上北京” 六千里“黄金水脉”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闪耀吧!大运河》第十集,这节目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指导,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策划,优酷出品承制,茅台1935独家冠名,这阵容,一看就知道不是随便拍拍的。
节目里,”走运团”的成员们历经三个月,走了3200公里,终于来到了大运河的终点——北京。他们不只是走马观花,而是深入探讨了北京中轴线和大运河水系是如何共同塑造了这座城市的特色和文化身份。这帮人,阎鹤祥、马家辉、段志强、张谨、蒲熠星、唐伯虎,还有复旦大学的资深教授葛剑雄,分成了”通心粉”和”走运鸭”两组,他们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里穿梭,探寻着这座城市作为运河之都的独特魅力。
他们先是坐铛铛车穿越中轴线,体验了一把老北京的千年历史和皇城文化。然后在北京城市图书馆感受了一下北京文化的当代活力。京剧表演也让他们大开眼界,感受到了北京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产生的文化势能。
在大光楼,他们体验了验粮人的角色,了解了漕运的重要性。西海湿地公园让他们回溯了郭守敬开通大运河“最后一公里”的意义。他们还探索了北京与运河有关的文化建筑,比如帝都的城砖和紫禁城的金柱,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
北海公园唤醒了他们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北京文化记忆。东郊民巷的历史由来和其他城门的文化特色也被他们一一探索。
最后,”走运团”在北京郡王府回顾了数月来的难忘经历和精彩瞬间。他们通过抽签分享方式回溯运河记忆,探讨了运河的形态与灵魂。颁奖典礼为他们的旅程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这节目的意义可不小,它通过自南向北的行程,深刻还原了历史、溯源了文化,让我们理解了大运河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性。虽然节目收官了,但运河边的故事和历史还在继续,等着我们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