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公主》首周末票房:北美5500万,全球1亿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迪士尼这周要上的真人版《白雪公主》可真是热闹,从选角开始就没消停过。瑞秋·泽格勒这个拉丁裔姑娘演白雪公主,网上吵得跟炸了锅似的。有人说她长得不像动画里雪肤红唇的公主,还有人翻出她之前接受采访说的话,觉得她对原著理解有问题。更绝的是,演坏皇后的盖尔·加朵是以色列人,现在中东局势紧张,这事儿又被拎出来说。连七个小矮人改成什么样都有人较真——听说迪士尼怕被说歧视,把这几个角色全改成了不同身高、不同种族的组合。
迪士尼那边明显怂了。本来要在全球搞首映礼的,现在除了北美全取消。就连北美的首映也缩水,红毯缩短了,记者采访环节直接砍掉。要我说,这架势活像过年放鞭炮发现引线太短,赶紧捂着耳朵往后退。不过媒体试映会后评价倒还行,《综艺》说221;给经典注入了新鲜活力”,《好莱坞报道》夸服装设计华丽,但谁都知道现在媒体评价和观众反应经常两码事。
说到票房,预测数字跟过山车似的。最早说北美首周末能冲7000万,现在调低到4500-5500万。全球首周末大概1亿左右,听着不少是吧?可这片子制作成本就2.69亿,去年还补拍过,实际可能更高。按迪士尼以往的操作,全球票房得到7亿才能回本。咱对比看看:《美国队长4》成本1.8亿,现在全球3.88亿还在亏本边缘挣扎;《小美人鱼》砸了2.5亿,最后5.69亿勉强没亏。这么算下来,《白雪公主》要赚钱除非出现奇迹。
我特意去翻了下资料,发现个有意思的事。这片子原本打算2022年上映,拖到现在明显是想避开《小美人鱼》的舆论风暴,结果还是没躲过。迪士尼现在像在玩俄罗斯轮盘赌——每次拍真人改编都砸两三亿,之前《灰姑娘》《美女与野兽》赚得盆满钵满,但最近《小飞象》《木偶奇遇记》接连翻车。他们仓库里还堆着《海洋奇缘》《魔发奇缘》十几个项目的改编计划,这次要是再亏惨了,不知道会不会重新考虑这个策略。
有个在迪士尼工作的朋友跟我说,现在公司内部最头疼的不是亏钱,而是不知道怎么讨好观众。改得太保守被骂炒冷饭,改得太大又被喷毁经典。像这次把七个小矮人改成”神奇生物”,就是典型的两头不讨好——保守派嫌不够还原,进步派觉得改得还不够彻底。倒是盖尔·加朵的坏皇后成了少数好评点,路透社的记者说”她每次出场都像把红毯铺到了中世纪城堡”。
要说这片子最大的问题,我觉得是迪士尼自己把调子起太高。1937年动画版是影史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现在这版从选角开始就标榜”颠覆传统”。结果预告片里又是经典红黄蓝配色,又是照搬《嘿嗬》的旋律,搞得像精神分裂。观众想怀旧的觉得被喂了夹生饭,想看创新的觉得改良得不够彻底。我认识的两个提前看过的朋友,一个说”比预想的好,至少比《小美人鱼》强”,另一个吐槽”看到白雪公主在矿山里演讲女权主义差点把爆米花喷出来”。
现在好莱坞都在盯着这个项目。要是票房再暴死,可能真会动摇迪士尼的改编策略。不过话说回来,人家去年靠《银河护卫队3》和《阿凡达2》赚得流油,亏一部就当交学费了。倒是瑞秋·泽格勒有点惨,这姑娘之前《西区故事》拿了金球奖,本来前途无量,现在被骂得关闭ins评论区。要我说啊,观众与其纠结公主的肤色,不如担心下票价——现在纽约AMC影院看IMAX版要28美元,比去年涨了快10%,这可比魔镜的诅咒吓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