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公主》真人版:迪士尼经典IP遇滑铁卢,票房口碑双失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迪士尼的真人版《白雪公主》在3月21日登陆了美国和中国内地的银幕,但这部电影似乎并没有给观众带来童话般的美好体验。首周末在中国内地的票房只有640余万人民币,而北美市场稍好一些,但也仅有4300万美元。海外市场的表现也差不多,53个市场总共收获了4430万美元。全球首周末票房加起来是8730万美元,但这个数字对于2.5亿美元的制作成本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回本看起来是遥不可及的。
口碑方面,这部电影也是遭遇了滑铁卢。媒体新鲜度只有48%,观众评分更是低到了0.6分,而IMDb上的评分更是惨不忍睹,只有2.3/10。最终票房预测也只有1500万美元,这个数字相比其他平台的预测来说算是保守的,但现在看起来,这个预测似乎还挺中肯的。
选角上的争议也是这部电影的一大败笔。瑞秋·齐格勒饰演的白雪公主与原著形象大相径庭,被观众戏称为“黑雪公主”,引发了不小的不满。瑞秋·齐格勒还批评了1937年的动画版“过时”,这更是激起了人们对经典IP不尊重的质疑。
影片本身的质量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剧情被批评为无趣,特效粗糙,叙事节奏混乱,甚至连“七个小矮人”的场景都显得尴尬。这些问题让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期待落空,也让迪士尼的这部真人版《白雪公主》成为了一个失败的案例。
面对这样的舆论压力,迪士尼似乎并没有采取什么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他们没有对公众的意见做出回应,这让观众们的不满情绪越积越多。这种情况对于一个以家庭友好形象著称的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这部电影的失败也为整个电影行业敲响了警钟。经典IP的改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注重内容的打磨和观众的需求,不能仅仅依赖于IP的影响力。迪士尼真人版《白雪公主》的失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在改编经典时,必须要更加用心,更加尊重原著,更加关注观众的期待。只有这样,才能让经典的故事在新的银幕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