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销量3亿+,成本1.5亿爆款能否突围?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以下是按照要求撰写的口语化长文,约1200字)
你知道吗?《我的世界大电影》上映首周就冲到了清明档票房亚军,硬是在《哥斯拉大战金刚2》的怪兽夹击下啃下2000多万票房。我刷到这个消息时正喝着奶茶,差点被珍珠呛到——毕竟这游戏连个正经剧情都没有,拍成电影能看啥?结果跑去影院才发现,导演居然让海王杰森·莫玛顶着方块脑袋演苦情老爸,旁边还有杰克·布莱克扮演的话痨末影人,这组合比游戏里随机生成的地形还魔幻。
说到游戏改电影,最近真是杀疯了。去年《超级马里奥》狂卷13亿美金的时候,我表弟在影院里全程跺脚尖叫,活像吃了无敌星。但也不是所有IP都能这么好运,你看《魔兽》电影在北美扑得连暴雪总部玻璃都要碎了,还有那个被骂”荷兰弟毁童年”的《神秘海域》,现在贴吧里还挂着玩家们的万字血书。最绝的是《无主之地》电影,凯特·布兰切特演疯批小丑女的消息刚出,游戏论坛直接炸出三千楼吐槽,有人P了张她举着像素化霰弹枪的图配文:”这要是能看我把显示器吃了”。
但《我的世界》电影玩的是个新花样。别的改编都在拼命塞剧情,它倒好,直接把沙盒游戏的”没剧情”当卖点。我看的那场坐满小学生,当银幕上出现用真实木头搭的像素化工作台时,全场爆发出”哇——”的声浪,后排有个熊孩子大喊”这比我搭的还方!”。最惊艳的是光影处理,夕阳透过马赛克树叶在地面投下斑驳的方块影子,恍惚间真像掉进了游戏里。不过散场时听见两个大学生吵架,戴眼镜的疯狂吐槽:”史蒂夫居然有老婆孩子?这跟用指令代码玩生存模式有什么区别!”
我后来采访了游戏UP主小柏,这哥们通关过所有版本。他说看见苦力怕自爆时全身汗毛都竖起来了,但主角非要找什么”终极方块”的设定让他难受:”就像你玩创造模式,系统突然弹个任务说必须盖完城堡才能继续飞”。中传的张教授更毒舌,说电影把沙盒游戏搞成”家长寻子公路片”,好比”用乐高积木拼出高考作文题纲”。不过影评人犬草田倒觉得这种拧巴很有意思:”你试试把《模拟人生》拍成奥斯卡大片?这根本是行为艺术”
说到成功的游戏改编,《最后生还者》剧集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我二刷时还发现个细节:乔尔打疫苗时镜头角度和游戏过场完全一致,这种彩蛋比塞满整部电影的钻石剑、附魔台高级多了。更绝的是《双城之战》,拳头音乐一响我拳头就硬了,金克丝炸议会大楼那段,每个分镜都能截图当壁纸。不过张教授提醒我,《赛博朋克:边缘行者》才是真·降维打击:”扳机社用十集动画讲完了蠢驴做砸了的赛博精神病设定”。
现在最让我抓心挠肝的是《直到黎明》要拍电影的消息。这游戏本来就是互动电影,改编难度堪比把火锅底料还原成牛油块。犬草田说AIGC技术可能会是破局关键:”想象下,你买的电影票自带二维码,扫码决定主角下一关是潜行还是突突突”。但这话让我想起被《黑镜:潘达斯奈基》支配的恐惧——当时我在奈飞上点了半小时,最后男主还是惨死,气得把爆米花扣在了键盘上。
看完这些案例,我突然理解为什么《我的世界》电影评分两极分化了。隔壁座的小学生全程在数出现了多少种生物,而他爸在演到父子和解时偷偷抹眼泪。这大概就是游戏改编最魔幻的地方:你要伺候好核心玩家找彩蛋的显微镜眼,还得照顾普通观众看故事的情绪需求。就像试图用红石电路造量子计算机,搞不好会炸出满屏马赛克烟花。
散场时看到海报上杰森·莫玛的方下巴,突然想到个冷笑话:这电影要是真按游戏逻辑拍,应该让观众带鼠标进场,看到一半银幕弹出”是否要杀死末影龙?”。不过听说华纳已经在筹备续集了,希望下次能看到更多离谱操作——比如让Herobrine客串反派,或者安排村民和僵尸搞贸易战。毕竟在这个连《俄罗斯方块》都要拍成悬疑片的年代,还有什么方块是不能转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