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亚洲高分纯爱电影 5月20日重映,你好吗?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岩井俊二的《情书》:一封寄往青春的信,在雪地里等了三十年
“你好吗?我很好。”这句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问候,在《情书》里被渡边博子对着雪山喊出来的时候,不知道让多少人在电影院里哭成了泪人。现在想想,这句台词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大概就是因为它说出了我们每个人心里最想说的话——对那个已经不在身边的人,对那段已经回不去的时光。
1995年,岩井俊二把这部电影拍出来的时候,可能自己都没想到它会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那时候的柏原崇才18岁,站在图书馆的窗边看书,阳光透过窗帘打在他身上,这个画面后来被无数人说是”世纪末最后一个美少年”。中山美穗更是一人分饰两角,演活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藤井树——一个是活在回忆里的清纯少女,一个是困在现实里的忧郁女人。
故事是从一封寄往天国的信开始的。渡边博子未婚夫藤井树登山遇难三年后,她在翻看他中学毕业相册时,偷偷记下了他小时候的住址。这个细节特别戳人——相册里那个地址其实早就没人住了,但她还是忍不住要写信,就像我们明知道某些人永远收不到消息,还是会在深夜打开聊天窗口打下一行行字又删掉。结果这封信阴差阳错地寄到了另一个藤井树手上,还是个女生。
两个女孩开始书信往来,慢慢拼凑出一个被时光掩埋的秘密。学生时代的男藤井树总爱在没人借的书卡上写满”藤井树”的名字,当时所有人都以为他在恶作剧,直到二十年后女藤井树在学妹们的起哄下翻开那本《追忆似水年华》,才发现书卡背面画着自己的肖像。这个情节设计得太妙了——青春期的暗恋就是这样啊,明明喜欢得要命,却偏要装作满不在乎,把心意藏在最显眼又最隐蔽的地方,等着对方某天突然发现。
电影里那些细节现在想起来都特别真实。男藤井树故意找茬和女藤井树换试卷,两人在车棚里借着微光对答案那段,背景里自行车铃铛叮叮当当的响声,简直就像是我们自己中学时代的声音。还有女藤井树感冒发烧,男藤井树晚上跑来敲她家门的场景,他站在门口欲言又止的样子,活脱脱就是每个暗恋中男生的写照。
岩井俊二特别会用画面说话。渡边博子在雪地里跌倒又爬起来,对着远山一遍遍喊”你好吗”的时候,镜头突然切到病床上的女藤井树也在喃喃自语”我很好”。这种跨越时空的呼应,比任何台词都更有力量。还有电影里反复出现的雪山,既像是阻隔生死的屏障,又像是封存记忆的冰柜,把那些没说出口的话都冻在了最美好的时刻。
说到演员,中山美穗当年可是顶着巨大压力同时演两个角色。她后来在采访里说,演渡边博子时要控制情绪,演女藤井树时又要放开,经常一天之内要在两种状态里切换好几次。但正是这种克制与释放的交替,让两个角色都立住了。特别是她最后捧着那本《追忆似水年华》又哭又笑的镜头,根本不需要台词,观众就能感受到那种时隔多年才读懂某个人心意的复杂心情。
柏原崇那时候完全是个新人,但岩井俊二看中了他身上那种”透明感”。事实证明导演眼光太毒了,柏原崇站在窗帘后看书的那个长镜头,后来成了日本纯爱电影的标志性画面。有意思的是,拍那场戏时他其实是在看漫画,因为导演要求他保持这个姿势整整三分钟不能动,他只好偷偷带漫画去片场。
2025年这部电影要重映了,还是选在5月20日这个日子。三十年前看这部电影的人,现在可能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但听到”你好吗?我很好”这句台词时,心里某个角落还是会轻轻颤一下。有个网友说得好:”《情书》就像小时候埋在山里的时间胶囊,每隔几年挖出来看看,里面的东西没变,变的是看它的自己。”
重映版的海报还是用了当年渡边博子仰望雪山的经典画面,只是这次海报上的雪看起来更冷了。可能就像我们长大后重看这部电影,才发现它讲的从来不是甜蜜的初恋,而是关于失去、关于遗憾、关于如何与过去和解的故事。那些没说出口的告白,那些没来得及牵的手,最后都变成了雪地里的一封封信,等着某天被某个人意外地收到。
记得第一次看《情书》时,最打动我的是少年藤井树藏在书卡背后的暗恋;十年后再看,更触动我的却是渡边博子对着雪山喊话的释然。现在马上要第三次在电影院看到它了,不知道这次又会发现什么以前没注意的细节。好的电影就是这样,每次重逢都能给你新的东西,就像那封寄了三十年的情书,每次打开,字迹都会在阳光下显出不同的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