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国语中字(HD720P/3.8G-MKV)资源分享超清版网盘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最近电影圈里最热闹的话题,莫过于《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76天狂揽152亿票房的战绩。这个数字直接把国产动画电影的天花板又往上顶了一大截,连带着让观众对《哪吒2》的期待值直接拉满——毕竟前作的口碑和票房都摆在那儿,续集要是能保持水准,说不定真能刷新纪录。不过有意思的是,今年暑期档还没正式开锣,市场上已经暗流涌动,《唐探1900》和《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这些大制作早早锁定了年度票房榜前排位置,但观众心里都憋着股劲儿,想看看七八月份会不会突然杀出匹黑马。
说到档期这事儿也挺有意思。清明、五一这种小长假和暑期档、国庆档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片方们心里门儿清——大制作都攒着劲儿等黄金档期呢,所以这些日子反而成了中等成本电影的试验田。今年清明档清一色现实题材,《向阳·花》讲留守儿童,《不说话的爱》聚焦听障群体,《阳光照耀青春里》刻画小城青年,全是扎扎实实讲普通人故事的片子。到了五一档,片单突然就丰富起来了:戴安娜主演的《水饺皇后》打着”湾仔码头创始人”的励志牌,喜剧片《人生开门红》和《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光看片名就透着股接地气的喜感,犯罪悬疑类的《猎金游戏》《大风杀》走暗黑路线,还有青春片《独一无二》主打成长疼痛。这种搭配活像自助餐,总有一款能对上观众胃口。
清华大学尹鸿教授给电影成本划档特别形象——3亿往上叫”超高成本”,1-3亿算”高成本”,1000万到1亿这个区间都叫”中等成本”,还能再细分成中高和中低两档。这个分法特别实在,像《封神》那种动不动几个亿的大项目,和《人生路不熟》这种几千万的喜剧片,根本不是一个玩法。中等成本电影妙就妙在”进可攻退可守”,去年五一档冠军《人生路不熟》和今年亚军《末路狂花钱》都是典型例子,成本不高但笑点精准,票房愣是能碾压不少大制作。
不过中等成本电影想出头也不容易。现在观众多精啊,光靠明星堆砌或者套路化叙事根本糊弄不了人。《水饺皇后》这次要是能靠情感牌拿下五一档冠军,估计马上会有一堆跟风拍”企业家传记”的。但真正能让人记住的,永远是那些在题材或者表达上有突破的片子。就像前两年冒出来的《爱情神话》,成本不高但把上海弄堂里的市井烟火拍得活色生香,这种片子才是中等成本该有的样子——钱不多,但创意和诚意管够。
电影市场现在有个特别明显的断层:一头是动不动投资几个亿的超级大片,另一头是成本千万以下的网络电影,中间档位的作品反而成了稀缺品。其实周末档期、非热门节假日都需要这些中等体量的片子来填场次,就像超市里既要有奢侈品专柜,也得有平价货架。去年《保你平安》这种中等成本现实题材能爆冷,恰恰说明观众渴望看到贴近生活的故事。要是行业能把资源更多倾斜到这个区间,说不定能培养出更多像文牧野、饶晓志这样从中小成本片冒头的新锐导演。
说到底,电影市场健康生态应该像橄榄——两头尖中间鼓。现在的情况却是哑铃型,超级大片和微成本网络电影两头沉。哪天要是中等成本电影能占到年产量40%以上,类型再多些花样,可能我们就能经常在影院看到既不失艺术追求、又让普通观众看得过瘾的作品了。毕竟谁也不想总在”视效轰炸”和”粗制滥造”之间做选择题,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