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会议》原声版「HD720P/3.2G-MKV」阿里网盘资源下载链接免费版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人生可以重来:肖央在《人生会议》里演活了我们每个人的纠结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这个念头大概在每个人心里都闪现过无数次。6月28日上映的黑色喜剧《人生会议》就把这个假设搬上了银幕,导演宋晓飞让肖央一人分饰两角——一个是中年失意、满脸写着”我认命”的颓废大叔卫星,一个是意气风发的年轻版卫星。当这两个自己在时间转盘上相遇,电影院里此起彼伏的笑声里,总夹着几声特别用力的抽气声。
记得银幕上那个场景吗?中年卫星蹲在路边摊撸串,油渍顺着皱巴巴的衬衫往下淌,他突然对着二十年前的自己吼:”你以为选对一次就能永远正确?”年轻卫星手里刚签完的合同啪嗒掉进麻辣烫里。这个画面简直像面镜子,照见多少人的前半生——我们总以为某个关键选择决定一切,可生活偏偏是无数个岔路口组成的迷宫。
肖央这次真是把两种人生状态演绝了。看他演中年卫星,你会觉得那就是你家楼下每天醉醺醺的便利店老板,连后脑勺的赘肉都在演戏;转眼切到年轻卫星,那种眼睛里闪着光的莽劲儿,又让人想起自己刚毕业时不知天高地厚的模样。特别戳心的是两个卫星在旧厂房对峙那场戏,一个说”我活成了你最讨厌的样子”,另一个回怼”可我正在变成你”,台词像刀子似的往观众心窝里扎。
电影里那些看似荒诞的桥段,细想全是现实隐喻。比如卫星们参加的那个神秘”人生会议”,西装革履的裁判团拿着计算器给人生打分,活脱脱是现实社会评价体系的夸张版。当古力娜扎饰演的神秘女子抛出”用十年寿命换重来机会”的选项时,整个影厅突然安静得能听见爆米花袋的窸窣声——谁没在深夜做过类似的魔鬼交易幻想呢?
宋晓飞导演很贼,他用错位喜剧的外壳包裹着尖锐的现实之刺。有场戏是中年卫星帮年轻卫星追姑娘,结果教的全是2023年的套路,惹得1999年的姑娘直喊”流氓”。观众笑得前仰后合时,突然意识到自己何尝不是用过去的经验指导现在的人生?那些让我们发笑的尴尬,仔细品品全是生活的苦味。
影片最狠的黑色幽默在于,它让观众笑着笑着就笑不出来了。当两个卫星发现无论如何选择都会留下遗憾时,银幕上在演荒诞剧,银幕下多少人在偷偷抹眼角。有个细节特别妙——中年卫星总在摸裤兜里的胃药,而年轻卫星永远在找充电宝,两代人不同的焦虑符号,在同一个演员身上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
看完电影散场时,听见后排姑娘问她男朋友:”要是能重来,你还追我吗?”男生愣了半天憋出一句:”可能…会换个表白方式?”周围人都笑了。你看,好的喜剧就是这样,它不会给你标准答案,但能让你在回家的地铁上突然想通某些事。就像电影里反复出现的那句台词:”重来不是作弊键,是认清自己的体检报告。”
据说肖央为区隔两个角色,特意设计了很多小动作。中年卫星说话前总要先清嗓子,年轻卫星则习惯性甩刘海。这些细节堆叠起来,让观众明明知道是同个演员,却完全能相信这是两个独立存在的人。想起他在天台那场独角戏,五分钟内切换三种情绪状态,把”如果当初”这个命题演出了三重奏的层次感。
《人生会议》最厉害的地方,是它没打算教育观众该怎么活。它只是把两种可能性并置在你面前,然后狡黠地问:”现在,你还确定要按下那个重来按钮吗?”当片尾字幕升起时,我突然理解为什么选择用黑色幽默来处理这么沉重的主题——或许面对人生的荒诞,笑声才是最好的解药。毕竟能让我们在电影院又哭又笑的,从来都是那些照见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