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极岛》呈现野性生猛海洋视效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渔民变成英雄:管虎新片《东极岛》要把海难拍出中国式血性
听说管虎和费振翔要联手拍海难片,我第一反应是:这帮”陆地动物”能搞定大海吗?结果看完《东极岛》的片花,真被震住了。2025年暑期档要上的这部片子,光是朱一龙那个晒得黝黑、肌肉线条分明的渔民造型,就完全颠覆了他以往的形象。这位平时总演斯文角色的演员,现在活脱脱是个能在台风天单手收网的狠角色。
这片子玩的是真家伙。制作团队直接在东极岛实景拍摄,据说为了还原1942年那场震惊世界的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剧组造了个1:1的沉船模型。当镜头扫过甲板上挣扎的英军战俘,海浪像巨兽般吞噬船体的画面,我坐在推介会现场都能感觉到座椅在震动。管虎在采访里说,他们研究了三年海洋流体动力学,就为了让每个浪头砸下来的角度都符合物理规律——这较真劲儿,倒是很”管虎”。
故事内核其实特别简单:一帮中国渔民,在自家都吃不饱的年月,看见落难的外国兵就往上冲。吴磊演的那个愣头青渔二代最有意思,前一秒还在跟老爹吵着要去参军打鬼子,后秒看见海里飘着金发碧眼的”洋鬼子”,二话不说就跳船救人。倪妮这次不演美女演悍妇,她那个角色抡起船桨打退鲨鱼的镜头,绝对能入选年度最野性画面。
最让人头皮发麻的是个细节:渔民们把救上来的英国兵裹进自家棉被,自己光着膀子在甲板上发抖。这个场景来自真实历史记录,当年活下来的英国战俘回忆说,中国渔民递过来的破棉絮”比皇家海军制服还暖和”。管虎团队把这种跨语言的生死之交,拍得像海鲜粥一样滚烫直白,没有刻意拔高的家国大义,就是最朴素的”人在海上,见了就得救”。
技术层面这次玩大了。费振翔带着视效团队开发了套新系统,能实时模拟不同风速下的浪涌形态。看片会上有个长达7分钟的一镜到底,镜头从海底沉船残骸一直拉到云层之上的日军侦察机,再俯冲回渔民的小舢板,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美术指导透露,他们连渔民指甲缝里的海腥味都考虑到了——朱一龙特意去舟山学了两个月剖鱼,现在杀鱼的手法比专业鱼贩还利索。
这片子选在暑期档很有意思。往常这个档期不是青春片就是动画片,《东极岛》带着满身海盐味硬闯进来,预告片里连个爱情线都没有,全是肌肉碰撞和浪头拍脸的硬核场面。但你可能不知道,真实的东极岛救援比电影还传奇——渔民们救完人后,划着破船把战俘送回大陆,自己转头又迎着日军巡逻艇出海打渔去了。这种混不吝的劲儿,倒和管虎镜头下那些糙汉们完美契合。
推介会上最意外的是看到了未完成的配乐片段。作曲家用了舟山渔民的号子做底子,混进苏格兰风笛的旋律——当年被救的英军里有个战俘带着口琴,在渔船上吹过《友谊地久天长》。现在这个调子被改编成主题曲,由朱一龙和吴磊用方言吼出来,荒腔走板却莫名热血。听说后期还要往声轨里掺真实的海浪录音,他们专门在台风天录了东极岛沿岸的浪声,那动静,说是”海在骂街”都不为过。
看着银幕上渔民们古铜色的背肌被浪打得发亮,突然理解为什么管虎说”这是部用海水腌入味的电影”。当朱一龙饰演的船老大对着日军飞机竖起中指时,全场观众都笑了——这种混着鱼腥味的英雄主义,可比西装革履的超级英雄带劲多了。2025年夏天,电影院里大概要飘起海风的味道,建议观影时别穿太干净,最好来点二锅头配烤鱼片,才对得起这份生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