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电影 电影资讯 《阿克达拉》6.21上映 李雪健演绎援疆热血

《阿克达拉》6.21上映 李雪健演绎援疆热血

《阿克达拉》6.21上映 李雪健演绎援疆热血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从戈壁到棉田:《阿克达拉》里的两代援疆人
六月的阳光照在金灿灿的棉田上,李雪健饰演的老援疆人弯下腰,粗糙的轻轻抚过棉桃。这个画面出现在电影《阿克达拉》最新发布的预告片里,让人想起张忠说的那句话:”这里每一株棉花都藏着故事。”
《阿克达拉》6.21上映 李雪健演绎援疆热血-1
定档6月21日的这部,改编自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获奖小说《援疆干部》。主演名单里除了李雪健,还有吴军、小沈阳、杜少杰、薛奇这些熟悉的面孔。监制西尔扎提·亚合甫是新疆电影的老熟人,这次和张忠搭档,把镜头对准了新疆的棉花地。
电影讲的是两代援疆人的事。李雪健演的老一辈,是那种在戈壁滩上扎下根就不走的人。预告片里有他站在简陋平房前的镜头,身后是望不到边的黄沙,手里攥着发黄的旧照片。而吴军演的新一代干部,带着笔记本电脑和产业规划来到这片,两人在棉田垄沟里的对话戏特别有意思——一个说”棉花要用心种”,一个说”棉花要用数据种”。
《阿克达拉》6.21上映 李雪健演绎援疆热血-2
说到新疆棉花,电影拍得特别实。不是那种走马观花的航拍,而是真真切切跟着采棉工的手拍特写。有场戏是凌晨的棉田,露水还没干,采棉女工的手指在棉桃间翻飞,背景音是她们用维吾尔语哼的歌谣。小沈阳演的技术员蹲在地头教大家用新农机,结果自己先被维吾尔族大叔纠正怎么握锄头,这段预告片里看特别逗。
美术设计下足了功夫。定档海报上李雪健站在中间,背后是金黄的棉田和奔跑的各族孩子。最打动人的是处:他中山装口袋里插着支旧钢笔,笔帽上缠着褪色的红绸带——后来在预告片里能看到,这是当年离乡时乡亲们送的。电影里这样的道具语言很多,比如吴军总随身带着个不锈钢保温杯,杯身上用刀刻着经纬度坐标。
张忠导演这次用了不少新疆本地的非职业演员。有个叫阿依夏木的小女孩,是喀什棉农家的孩子,电影里她总追着李雪健喊”爷爷”,有场戏是她用生硬的汉语说:”爷爷,棉花开花了,像天上的云掉下来了。”演完这场,现场都在抹眼泪。
5月15日那场”践行初心使命 筑梦大美边疆”的看片会上,吴军聊到在阿克苏拍戏的经历。当地老棉农教他分辨棉桃成熟度,说要对着太阳看,”像看玉石一样”。后来这场戏真的放进电影了,银幕上阳光透过棉桃的纤维,照出琥珀色的光。
薛奇演的农技专家有句台词:”在新疆,棉花不是作物,是时间的年轮。”这话不假,电影里用延时摄影拍棉田从播种到丰收,配合着援疆干部宿舍墙上渐渐贴满的规划图、全家福、儿童画,能看出岁月在这些人和这片土地上的痕迹。
特别要提的是电影里的饮食场景。有场戏是古尔邦节,李雪健和维吾尔族老乡围坐分食馕饼,老人把最大的一块掰给他,说”吃吧,和棉花一样,要大家一起种才甜”。道具组当时准备了二十多种馕,最后选了个表面有十字花纹的,因为”像棉花的剖面”。
音乐也用得妙。预告片结尾处,艾捷克琴声里混着采棉机的轰鸣,画面上是不同肤色的手同时触碰雪白的棉絮。这个镜头在看片会上引发最长掌声,监制西尔扎提说这就是他们想表达的——”像棉花纤维一样交织在一起的生活”。
现在电影还没上映,但从放出的片段已经能闻到阳光晒在棉桃上的味道。听说成片里有十五分钟的长镜头,跟着运棉车的轮胎印,从戈壁一直拍到轧花厂。张忠导演坚持实景拍摄,有场沙暴戏全员吃真沙子,李雪健开玩笑说”这下连戏服里都能种棉花了”。
6月21日正好是夏至,一年里阳光最慷慨的日子。选这天公映,大概是想说:像棉花需要阳光那样,这片土地和这群人的故事,也该被更多人看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辣椒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ajiao.toodiancao.com/3919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