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电影 电影资讯 5月14日电影频道:《城南旧事》——聆听往昔故事

5月14日电影频道:《城南旧事》——聆听往昔故事

5月14日电影频道:《城南旧事》——聆听往昔故事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那个穿红棉袄的小,带我们看了老北京最痛的故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当李叔同的《送别》在电影院里响起,银幕上那个扎着两条小辫子的女孩正蹲在胡同口,用她那双黑葡萄似的眼睛打量着这个让她困惑的。1983年上映的《城南旧事》就像一坛尘封多年的花雕酒,刚打开时只觉得醇香,喝下去才觉出后劲十足。
5月14日电影频道:《城南旧事》——聆听往昔故事-1
六岁的英子穿着大红棉袄在胡同里跑动的身影,成了整部电影最鲜活的颜色。她先是遇见了被街坊叫做”疯女人”的秀贞,那个总穿着褪色红褂子的女人整天念叨着失散的。英子不害怕大人们避之不及的”疯子”,反而觉得秀贞讲的小桂子的故事特别有趣。直到某天,她发现自己的玩伴妞儿后颈上那块青记,和秀贞描述的一模一样。那天夜里下着大雨,英子发着高烧还是带着妞儿去找秀贞,母女俩在雨夜里相认的场景本该是欢喜的,可第二天传来的却是她们惨死在火车轮下的消息。英子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都说秀贞是疯子,为什么找到女儿的秀贞还是没能活下来。
后来英子又在荒园里认识了一个总给她讲故事的。那人会给她用草编小玩意,会告诉她”海跟天,好人跟坏人,将来总有一天你会分得清的”。直到警察来抓人那天,英子才从大人们的只言片语里拼凑出,这个对她温柔的青年原来是个小偷。最让人心碎的是青年被押走时回头看英子的那一眼,导演吴贻弓特意用特写镜头捕捉了这个瞬间——那睛里没有怨恨,只有说不尽的苦涩。原来他偷东西是为了供弟弟上学,就像他给英子讲的”我们看海去”的故事一样,都是走投无路时的奢望。
5月14日电影频道:《城南旧事》——聆听往昔故事-2
宋妈的故事最是钝刀子割肉。这个总系着蓝布围裙的奶妈在英子家干了十年,每个月把工钱都交给来取钱的丈夫。直到有天丈夫独自来时,宋妈才知道儿子早就掉进河里淹死了,女儿也被丈夫卖了换钱。英子看见宋妈坐在厨房里默默流泪,手里还攥着给儿子做的新棉鞋。最后宋妈还是跟着丈夫回了乡下,骑着小毛驴离开的背影,和英子家门口那棵掉光了叶子的老槐树一起,成了童年记忆里最苍凉的画面。
电影里那些细节现在想起来都扎心。秀贞总抱着的那件婴儿衣服,妞儿挨打时缩在墙角的样子,小偷青年口袋里露出的彩色玻璃球,宋妈临走前给英子梳头时颤抖的手…导演特意在上海江湾搭了整条胡同,檐角挂着的风铃、门墩上的石鼓都照着老北京的样子复原。最绝的是那个长达122.8尺的固定镜头,摄影机就像英子的眼睛一样,静静看着院子里的人来了又走。
5月14日电影频道:《城南旧事》——聆听往昔故事-3
有人说这部电影像首散文诗,我倒觉得它像英子家屋檐下那串风铃,看着精巧,风一吹才知道里头装着多少呜咽。特别是结尾处,病重的父亲摸着英子的头说”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可我们都知道有些事过不去。就像英子最后趴在马车上看着北平城渐渐远去,画外音说”走的不只是人,还有我的童年”,银幕前的观众也跟着她一起,把老北京的这些旧事,连同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难过,都咽进了肚子里。
现在想想,英子那件红棉袄真是妙。在灰扑扑的胡同里那么扎眼,就像孩子眼里容不得沙子的纯真,硬生生照出了成人世界的残酷。三十多年过去了,每当《送别》的旋律响起,眼前还是会浮现那个爱问”这到底是怎么档子事儿啊”的小女孩,和她永远想不明白的城南旧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辣椒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ajiao.toodiancao.com/3940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