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电影 电影资讯 茶香满天下,家国情《昔归轶事》昆明首映

茶香满天下,家国情《昔归轶事》昆明首映

茶香满天下,家国情《昔归轶事》昆明首映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一封跨越海峡的情书,在云南茶山找到了回音
2024年4月29日,昆明某影院灯光暗下,上出现云雾缭绕的茶山时,现场160多位观众不约而同深吸了一口气——那是混合着雨林湿润与茶香的空气,仿佛透过银幕扑面而来。《昔归轶事》的首映礼,就这样带着云南临沧特有的气息开始了。
茶香满天下,家国情《昔归轶事》昆明首映-1
里那个穿着冲锋衣的台湾男生阿哲,正跌跌撞撞走在昔归村的石板路上。他手里攥着泛黄的信纸,那是爷爷临终前交给他的”寻人地图”。信里提到的采茶姑娘阿月,是爷爷六十年前在滇缅边境认识的笔友。这个看似老套的开场,却在阿哲掀开村口茶农家门帘的瞬间有了新意——开门的女孩手腕上戴着和信里描述一模一样的银镯,但她张口说的却是:”我奶奶等这封信等了半辈子。”
导演很聪明地没让故事沦为俗套的爱情片。当阿哲跟着阿月爬上2700米的古茶园,观众才明白”昔归”这个地名的深意。镜头扫过那些需要三人合抱的野生古茶树,阿月说:”这些茶树见过我奶奶年轻时的样子。”她弯腰采茶的姿势,和家里老照片上穿蓝布褂的奶奶一模一样。台湾来的男孩蹲下来学采茶,笨拙的手法惹得茶农们哈哈大笑,有个本色出演的佤族大婶直接用方言喊:”娃娃,嫩芽不是用指甲掐的!”
茶香满天下,家国情《昔归轶事》昆明首映-2
首映礼现场最动人的时刻,是放到两岸围着篝火烤茶的片段。云南同乡会的几个年轻人突然小声跟唱起影片里的采茶调,后排的临沧本地媒体记者立刻接上了下一句。这种默契让在场的台办领导都露出惊讶的表情。事后聊天才知道,原来两岸的茶农都会唱类似的劳作歌谣,只是方言发音略有不同。
影片里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阿哲在民宿发现爷爷当年留下的茶饼,包装纸内侧写着”等太平了回家”。这个”家”字被反复描摹过。首映后的交流环节,台商林先生特意提到这个镜头:”我父亲抽屉里也有这样的老茶饼,包装纸里夹着家书。那时候的回家是奢望,现在我们可以带着孩子真的回来看看。”
临沧市委宣传部的同志透露,最初选景时差点错过昔归村。有天傍晚收工前,摄影师偶然拍到茶农在暮色里点起炭火烤茶的画面,橘红色的火光映着老人脸上的皱纹,导演当场决定改剧本。后来成片里那些制茶场景,杀青后依然保持着原貌——影片里教阿哲揉茶的老师傅,现在还会在自家作坊用同样的手法炒茶。
关于影片里的那封”未送达的信”,编剧组其实埋了个彩蛋。真实历史中,1949年后确实有大量两岸家书通过香港等地中转,有些信件辗转数年才能送达。首映礼上,一位满头白发的台胞拉着年轻主演的手说:”我父亲到死都没等到云南的回信,你们这部电影,算是帮他们那一代人把话带到了。”
随着片尾字幕升起,银幕上滚动播放着临沧的实景画面:晨雾中的古茶树,佤族姑娘在崖壁上晒茶,台湾游客在茶农家学压茶饼……影院灯亮时,不少观众还盯着片尾的”茶山旅行攻略”拍照。这或许正是主创团队的高明之处——当大家还沉浸在两岸重逢的感动里,镜头已经悄悄带着所有人进行了一场茶山云游。
散场时听到两个年轻观众讨论:”原来冰岛茶不是北欧产的啊!”他们大概没注意到,影院门口已经摆起了临沧茶企的体验台。工作人员正给每位离场观众分发小茶样,包装上印着影片里的台词:”茶叶比人活得久,它记得所有故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辣椒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ajiao.toodiancao.com/3940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