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片推荐:《今天世界交给我》——世界尽头的光影故事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阿根廷,这个位于南美洲最南端的国度,常被浪漫地称为“世界的尽头”。在地理意义上,这个称谓名副其实——火地岛上的乌斯怀亚,作为地球最南端的城市,距离南极洲仅800公里,成为无数探险家前往白色大陆前的最后一站。然而,阿根廷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更是一个在文化、心理和情感层面都充满独特气质的国度,这种气质或许可以用“荒谬”来形容——不是贬义的荒诞,而是一种超越常规逻辑、充满矛盾却又自成一格的生活哲学。
在这个国度,理性与非理性的界限常常变得模糊。足球场上神一般的迭戈·马拉多纳,曾多次公开表达竞选总统的意愿,将体育英雄与政治抱负奇妙地融合;而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心理医生的密度堪称世界之最,看心理医生已成为中产阶级的日常仪式,仿佛整个城市都在进行一场永无止境的自我探索与精神分析。这种对内心世界的极度关注,与外部的社会政治经济动荡形成了鲜明对比,构成了一种独特的阿根廷式生存智慧——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在混乱中创造秩序,在荒诞中坚守意义。
正是植根于这样独特的文化土壤,阿根廷电影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与深度。2021年出品的《今天世界交给我》便是这样一部充满阿根廷气质的作品。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责任与自我发现的故事,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复杂的人物刻画,展现了当代阿根廷青年面对世界的困惑与抉择。导演以独特的视角,将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交织在一起,既不回避生活的艰难,又不失温情与希望。这部电影仿佛一面镜子,不仅反射出阿根廷社会的某些侧面,也映照出每个现代人在面对世界时的共同体验——那种既想逃离又想拥抱,既感无力又必须前行的矛盾心态。
与此同时,电影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也在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着。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佳片有约》栏目,近期携《解放》系列电影走进了北京大学的校园,与青年学子们展开了一场关于电影与历史的对话。这一特别活动不仅为经典影片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也为高校学子提供了近距离感受电影魅力的机会。《解放》系列电影作为影史经典,以其宏大的叙事和深刻的历史反思,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电影与历史关系的重要文本。在高校这样一个思想活跃、观点碰撞的环境中回顾这样的作品,无疑会激发出更多元、更富创见的解读。
电影作为一种跨越国界和文化的艺术形式,既有其独特的民族性,又有人类共通的情感与思考。阿根廷电影的“荒谬”气质,实际上是对生活本质的一种深刻洞察——在看似无序的表象下,寻找属于自己的秩序与意义;而《解放》这样的历史巨制,则提醒我们电影作为集体记忆载体和文化传承媒介的重要价值。两者看似迥异,实则都是通过光影艺术,探索人类处境的不同路径。
《佳片有约》栏目此次的编排也别具匠心:在9月14日这个周日的下午,先是在15点45分播出《解放》特别节目的上集,回顾该系列电影走进北大的精彩瞬间与深入讨论;随后在16点04分,则呈现阿根廷电影《今天世界交给我》。这样的安排仿佛一场精心设计的电影之旅,从历史的宏大叙事转向个人的微观世界,从经典的回望到当代的探索,为观众提供了多元的观影体验和思考角度。
无论是阿根廷文化中的“荒谬”美学,还是《解放》系列的历史厚重感,抑或是《今天世界交给我》中的青春迷茫,这些不同的电影表达都在提醒我们:电影不仅是娱乐,更是一面映照人类处境的多棱镜。通过这面镜子,我们既能看到远方的他人,也能看清近处的自己;既能理解历史的重量,也能感受当下的脉搏。在电影的世界里,不同的文化、时代和视角得以对话,而观众则在这样的对话中,拓展着自己的认知边界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