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光复日:《黄河回响》中感受血脉澎湃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以黄河之声唤醒民族记忆,用艺术纽带凝聚两岸人心**
——写在“黄河回响”两岸音乐会即将播出之际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的历史性节点。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不仅是对历史的郑重铭记,更是对两岸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深刻昭示。在此背景下,“黄河回响——纪念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两岸音乐会”应运而生,以艺术为桥,以山河为幕,奏响民族团结的强音。
### **一、山河为证:自然舞台上的历史回响** 
音乐会突破传统舞台局限,将演出场景置于黄河壶口瀑布、太行山王莽岭、九曲黄河乾坤湾等壮丽山河之间。奔腾的黄河水与《黄河协奏曲》的激昂琴声交融,太行云雾与《在太行山上》的雄浑合唱呼应,形成“地理课本上的沉浸式课堂”。这种艺术与自然的深度融合,不仅再现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更让观众在山水之间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根脉。
### **二、两岸同心:艺术合力凝聚民族情感** 
本次音乐会首次集结海峡两岸千余名音乐家,郎朗的钢琴、李心草的指挥、廖昌永的独唱,与台湾上玹乐集民族管弦乐团、中央民族乐团等十余家团体携手,共同演绎《黄河大合唱》《满江红》《团结就是力量》等经典曲目。台湾青年音乐家与大陆演员于适在黄河乾坤湾共奏《黄河大合唱》,象征两岸同胞“血管里流淌着同样的涛声”。尾声环节,两岸艺术家共植“两岸同心树”,以行动诠释团结与未来的希望。
### **三、精神传承:从抗战精神到时代使命** 
音乐会的篇章设计暗含历史与精神的传承脉络:
– **序幕**以黄河乾坤湾为起点,唤醒两岸共同的血脉记忆; 
– **上篇**在壶口瀑布展现黄河的咆哮与民族的抗争;
– **中篇**于太行山致敬坚韧不拔的太行精神; 
– **下篇**以《保卫黄河》的怒吼传递不屈的英雄气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音乐会通过挖掘黄河与太行精神的时代价值,将抗战历史与民族复兴主题紧密联结,唤起两岸同胞对共同荣光的认同。
### **四、时代倡议:以文化之力促统一大业**
在10月25日“台湾光复纪念日”全网播出之际,音乐会不仅是艺术的盛宴,更是民族的宣言。它呼吁两岸同胞把握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以文化认同消弭隔阂,以艺术共鸣凝聚共识。正如《团结就是力量》的返场歌声所昭示:唯有团结一心,方能携手迈向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未来。
**结语**
“黄河回响”两岸音乐会,是历史的回望,也是未来的展望。它用音乐跨越海峡,用文化连接血脉,在山河与艺术的交响中,为两岸关系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当黄河之水与宝岛之歌共鸣,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与共同梦想,必将在新时代焕发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