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意人》网盘【BD720P/3.8G-MKV】国语版资源下载加长版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柜台上的账本
那本账册就摊在油亮的木质柜台上,纸张泛黄,墨迹却依然清晰如昨。手工打磨的柜台边角已被无数双手摩挲得圆润光滑,在灯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泽。我站在这个按原样复制的百年票号场景里,忽然想起了曾祖父——那个在我记忆中永远挺直腰板打算盘的老者。
“收视率破一,预测是明年黑马。”制作人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我点点头,目光仍停留在那些复原的票号器具上。这是我们耗时145天、横跨五省实景拍摄的《大生意人》,一部讲述晚清商战的历史剧,而对我来说,这更像是一次对家族记忆的朝圣。
曾祖父曾是晋商票号的学徒,我童年最深的记忆,就是他教我背诵的珠算口诀。那些在指尖跳跃的数字,在他口中仿佛有了生命。“算盘打得响,不如良心放得正。”他总是这么说,布满皱纹的脸上是不容置疑的坚定。
这种坚定,我在陈晓饰演的古平原身上再次看到了。
古平原,一个被陷害的秀才,从流放囚犯到纵横商界的“商王”。剧本里,我们给他设计的第一场重头戏,就是他在塞外雪地中,用“以物易物”的古老智慧化解票号挤兑危机。零下二十度的实景拍摄现场,陈晓呼出的白气在镜头前凝成霜,他的眼神却比冰雪更灼热——那是一个书生在绝境中迸发的生存智慧。
“这场戏会不会太理想化了?”编剧曾犹豫过。
我摇头:“这是曾祖父讲过的真实故事,光绪年间确实发生过。”
我的助理小赵拿着刚赶制出来的服装走过来:“导演,您看这套晋商长衫,完全是按您提供的那些老照片复原的。”我抚摸着手工编织的布扣,突然想起曾祖父说过:“衣冠正,心才正。”戏服如此,做人亦然。
孙千饰演的常玉儿出场的那场戏,是在一片驼铃声中。百余峰骆驼组成的商队蜿蜒在黄土高原上,再现了“走西口”的盛况。她不再是往日那个“甜妹”,而是马帮之女,侠气与聪慧在她眼中流转。当她与古平原在茶马古道上初次相遇,两个灵魂的碰撞竟让全场静默——那是乱世中难得的相互理解与欣赏。
“这场商战戏,我们不走‘金手指’路线。”在剧本讨论会上,我坚持这一点,“古平原打开茶叶市场的策略,就是最简单的‘质量溯源’。”
“现在的观众能接受吗?没有夸张的计谋?”
“真实就是最动人的。”
果然,剧集播出后,这一幕成了网络热议的片段。更让我欣慰的是,那些自然融入的“密押制度”、“引岸制度”等商帮特色制度,被观众称为“可视化的商业史教材”。
最打动我的,却是一段观众留言:“我爷爷看完后,第一次跟我讲起我们家祖上经商的往事。他说,这部剧让他想起了什么是‘义利兼容’。”
黄志忠和朱亚文等戏骨的加盟,让这部剧的商战戏更加张力十足。一场票号密谈的戏,两位老戏骨甚至不需要台词,仅凭眼神交锋就完成了权力的博弈。拍摄结束后,全场自发鼓掌。
“导演,您为什么如此执着于这些细节?”陈晓曾问我,那时他刚结束在雪地中爬行的戏份,手指冻得通红。
我给他看了曾祖父留下的那本已经发黄的账本:“因为这不是虚构的故事,这是我们祖辈真实走过的路。”
昨晚,央视的点评稿传到我手中:“《大生意人》不仅是一部商战剧,更是一曲中国人的奋斗赞歌。”我读着这句话,眼前浮现的却是另一个画面——
五岁那年,曾祖父握着我的手,在算盘上打出一个又一个数字。
“记住,孩子,求财是小道,富天下才是大道。”
那时我不懂,现在终于明白。
今晚,《大生意人》将播出最后两集。古平原将面临他商业生涯中最大的抉择——是保全自己积累的财富,还是冒着一切风险,支撑摇摇欲坠的民族产业。
我关掉剪辑室的灯,账本依然摊开在桌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背后,是一个民族的商业精神,是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的商道。
戏会落幕,但柜台上的账本永远翻开在那里,等待着下一个读懂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