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依然于适在《我的阿勒泰》研讨会上讲述创作故事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和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于5月30日在北京举办了网络剧《我的阿勒泰》的创作座谈会。座谈会上,主创团队、导演、演员以及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这部剧集从散文改编成剧集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我的阿勒泰》作为一部将文学作品影视化的新尝试,在剧集创作过程中秉承着追求真实感和丰富饱满的故事情节。导演滕丛丛表示,原著作品给予观众细腻的人物描写和对生活的热爱,而在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深入阿勒泰地区,寻找灵感,探索人物的成长历程。这不仅让故事更加饱满感人,也使得剧集更加具有“落地感”,观众更容易与剧中人物产生共鸣。
在创作中,演员们也付出了很多努力。周依然分享了在饰演“李文秀”时,如何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体验角色的成长历程。而于适则表示,在饰演“巴太”这个既向往自由又尊重传统的特殊人物时,他特别感受到角色的独特个性和生命力。阿丽玛则是来自阿勒泰的演员,在饰演“托肯”过程中,她努力寻找角色的形象种子,感受家乡带来的精神力量,并希望通过这部剧让更多观众了解家乡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与会的专家学者们也对《我的阿勒泰》这部剧集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周蓉认为,这部剧集在形式与风格上展示了散文剧的新可能性,对边疆民族题材的书写展现出了独特的视角,同时也为“迷你剧”创作开辟了新的空间。剧中追求极致的影像呈现和艺术表达,探索着新的审美与视听感受,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通过这次创作座谈会,可以看出《我的阿勒泰》不仅在剧集创作上下足功夫,还在探索新的题材、形式和表达方式上有所突破。希望这部剧集能够在未来的播出中获得更多观众的喜爱和认可,为中国网络剧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愿所有参与创作的人员都能在这部作品中获得成功和成就,为中国电视剧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