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团队再聚首,《此心安处》预告发布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阿甘正传》班底再造时光魔法:汤姆·汉克斯与罗宾·怀特用一栋房子讲尽百年爱恋
记得《阿甘正传》里那片羽毛吗?它飘过阿拉巴马州的每个角落,最后落在阿甘脚边。三十年后,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带着原班人马回来了——这次他们不追羽毛,改追时光。新片《此心安处》里,汤姆·汉克斯和罗宾·怀特站在同一栋房子的门廊下,只不过这次汉克斯的鬓角会从乌黑变成雪白,而怀特的眼神要从少女的雀跃流转成老妇人的温柔。
预告片开头就玩了个狠的。镜头像穿越时空的无人机,从恐龙漫步的白垩纪丛林俯冲下来,穿过殖民者搭建的木栅栏,掠过工业时代的浓烟,最后定格在现代社区的草坪上。这片土地上的房子始终没变,变的是窗框里映出的人影。汉克斯饰演的理查德第一次推开这扇门时,摄影机贴着他的后背推进去,观众能看见他后颈上细小的汗毛在阳光下变成金色绒毛——这是跨年龄技术的魔法,58岁的汉克斯在镜头里变回18岁篮球少年,连球衣下摆随风扬起的弧度都真实得可怕。
玛格丽特(罗宾·怀特饰)的出场更绝。导演用了她当年在《阿甘正传》里赤脚跳舞的经典姿势——年轻版玛格丽特在厨房转圈时,围裙带子扫翻了玻璃杯,慢镜头里飞溅的水珠中,突然切到老年版她弯腰捡碎片的背影。这种拼贴画式剪辑贯穿全片:婴儿房墙纸上,前住户孩子画的蜡笔小人还在;地下室的老式留声机,某任主人1942年刻的”To my darling”依稀可辨。最催泪的是圣诞夜片段,不同年代的住户们在同一位置装饰圣诞树,1930年代的铁皮天使挂饰,到2020年还在树梢摇晃。
技术团队这次玩大了。他们扫描了汉克斯和怀特的面部肌肉运动数据,连汉克斯右眼角那道只有在大笑时才会出现的放射状皱纹都做了动态建模。所以当银幕上年轻的理查德在雨中亲吻玛格丽特时,观众能清晰看见他太阳穴处有根血管在跳动——这可不是特效,是汉克斯当年拍《西雅图夜未眠》时就有的生理特征。美术组更疯,他们真的在宾夕法尼亚州建了栋”百年老宅”,每块砖都按不同年代做旧,连厨房瓷砖的裂纹都随着时间线演变。
爱情戏拍得极其刁钻。没有俗套的”我爱你”告白,只有理查德每年在门框上刻下的身高标记——从1947年到2012年,那些歪歪扭扭的刻痕旁边永远并排着玛格丽特的标记。有场戏是1980年代某天,中年玛格丽特突然发现所有刻痕都被新油漆覆盖了,她发疯似的用砂纸打磨,直到在门框最底部找到最初的那组刻痕。这时镜头一转,年轻的理查德正在相同位置刻下第一道线,背景音是怀特颤抖的独白:”当时我不知道,这道线会成为我们人生的坐标轴。”
房子本身才是真正的主角。导演用”窥视者视角”拍摄:透过二楼卧室的菱形窗格,我们看到1950年代的夫妻在争吵,而2010年的小情侣正在同一空间拆宜家家具;地下室的天窗则像时光放映机,暴雨夜里,1920年代的老人在此整理亡妻遗物,1990年代的少年却在此偷藏啤酒。最震撼的是长镜头:摄影机从壁炉的火焰里拉出来,火焰变成1973年的篝火晚会,再变成2020年圣诞夜的电子壁炉画面。
当预告片放出老年版理查德给玛格丽特梳头的片段时,眼尖的影迷发现梳子正是《阿甘正传》里珍妮用过的那把桃木梳。这种细节轰炸让人头皮发麻——泽米吉斯把怀特真实的灰白发丝掺进特效制作的头发里,所以每根白发在镜头下都有不同的反光。汉克斯的老年妆更绝,他坚持不用动作捕捉,而是跟着老年痴呆症患者生活三个月,连手指微微颤抖的节奏都精确复制。
4月11日上映前,”此间有你”版预告已经杀疯了。有个镜头是不同年代的住户们同时望向窗外的樱花树,1930年代的少女、1960年代的孕妇、2020年的亚裔女孩,她们的瞳孔里映出相同的粉白色花雨。这大概就是泽米吉斯想说的:房子会老,爱情会旧,但某些瞬间永远崭新。就像理查德在预告片最后说的那句:”我花了一辈子才明白,不是我们住在房子里,是房子住在我们的记忆里。”
现在知道为什么海报要叫”欢迎回家”了吧?那上面年轻和年老的理查德与玛格丽特背靠背站着,中间隔着整整六十年的光阴。但仔细看,他们无名指上的戒指始终是同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