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兴《不说话的爱》:聋人老师泪洒观影会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沉默成为最动人的语言
电影院里灯光暗下来的时候,我注意到前排那位聋人姑娘正专注地盯着银幕下方的字幕。她的手指偶尔会不自觉地跟着比划几下,像是在和银幕上的角色进行某种无声的对话。这一幕比任何预告片都更直接地把我带入了《不说话的爱》所要呈现的世界。
张艺兴饰演的外卖员小马在雨中奔跑的镜头特别戳心。他浑身湿透地站在幼儿园门口,看着其他家长牵着孩子有说有笑地离开,而他只能笨拙地比划着手语,试图向女儿木木解释为什么又迟到了。这个场景让我想起宁波特殊教育中心那位老师说的话:”聋人父母最怕的不是自己辛苦,而是孩子因为自己的不一样而受委屈。”电影里小马为了给女儿买助听器落入诈骗圈套的情节,把这种父爱展现得既心酸又真实。
导演沙漠在宁波的交流会上提到,他们花了三年时间采访真实的聋人家庭。这份用心在电影里随处可见——聋人演员们”会说话的眼睛”确实让人过目难忘。记得有个镜头,木木(李珞桉饰)在教室里看着同学们叽叽喳喳讨论春游,她安静地坐在角落,眼神从期待到失落的转变,不需要任何台词就让人鼻子发酸。黄尧饰演的母亲在菜市场被人嫌弃”不会说话就别比划”时,那种隐忍的尴尬简直要从银幕里溢出来。
民警老周(袁文康饰)处理小马案件的那场戏特别耐人寻味。当这个惯常严肃的警察发现嫌疑人是个聋人时,他下意识放慢语速的细节太真实了。宁波有位处理过类似案件的民警在观影后说:”我们平时接触的听障当事人,笑容总是特别干净。”电影里小马被带上警车时回头对女儿露出的那个笑容,就是这种纯粹——明明自己深陷困境,最先想到的却是用笑容安慰女儿。
章若楠饰演的手语老师有句台词很有意思:”手语不是把汉语翻译成动作,而是另一种完整的语言体系。”这话在电影里化作了生动画面——当木木终于用手语对爸爸说出”我爱你”时,小马愣住的表情说明了一切。宁波聋协主席王旭亚说这个片段让他想起自己女儿第一次打手语的情景,”那种感动,是任何声音都无法替代的”。
影片最打动我的其实是那些生活流的片段:小马送外卖时因为听不见门铃被投诉,木木偷偷把爸爸的工作服洗干净,夫妻俩在深夜用手语”争吵”后相视一笑…这些细节堆叠起来,比任何刻意的煽情都更有力量。就像郑行科秘书长说的:”听障朋友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被当成普通人看待的机会。”
映后交流时,有位聋人观众用手语说:”终于看到属于自己的故事被认真讲述。”他的手语老师翻译到一半就哽咽了。导演沙漠提到的”有爱无碍”倡议,在这部电影里变成了具体的影像——当木木在片尾用手语讲故事,全班同学都安静看着她的那一刻,你会觉得这座沟通的桥梁真的在慢慢搭建起来。
散场时,我看到开头那位聋人姑娘正兴奋地和同伴比划着。虽然看不懂手语,但从她发亮的眼睛里,我读到了比任何影评都真切的感动。这部电影最珍贵的地方,或许就是让沉默发出了声音,让不被听见的故事被真正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