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电影 电影资讯 《白雪公主》真人版:迪士尼翻车背后

《白雪公主》真人版:迪士尼翻车背后

《白雪公主》真人版:迪士尼翻车背后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以下是按照您要求撰写的影评,约1200字)
当瑞秋·齐格勒穿着蓝黄蓬蓬裙从城堡台阶跑下来时,我邻座的小孩突然问妈妈:”这个黑头发姐姐真的是白雪公主吗?”银幕上正在复刻1937年动画里最经典的鸽子围裙名场面,但那些CGI鸟群看起来像手机游戏里的贴图,公主转圈时裙摆甚至卡进了石缝——这个价值1.5亿美元的镜头,还不如抖音网红拍的迪士尼仿妆视频来得梦幻。
《白雪公主》真人版:迪士尼翻车背后-1
迪士尼可能没想到,他们精心炮制的版《白雪公主》会沦为全网群嘲的素材库。首映日我在北京CBD影院看到的场景堪称魔幻:黄金场次上座率不到三成,前排情侣看到七个小矮人变成”七位魔法生物”时直接笑场,而当白雪公主对王子说出”我不需要被拯救”五分钟后就昏倒在猎人怀里时,后排大叔的鼾声恰好响起。这片子最恐怖的惊悚效果,大概是散场时票房统计屏显示”当日全国票房366万”的猩红数字。
要说毁经典,这片子简直是拿着电锯在砍童话。原版里白雪公主被毒苹果噎住的镜头,动画师当年专门去医院观摩窒息患者才画出的那种脆弱感,在真人版里变成了五毛特效的紫烟从嘴角溢出;”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这首奥斯卡荣誉歌曲,被改编成教堂唱诗班式的圣歌,配合着白雪公主在树林里抡斧头砍柴的蒙太奇——您这是要拍《冰雪奇缘》番外篇还是《》前传?
《白雪公主》真人版:迪士尼翻车背后-1
选角争议根本不算最大槽点。真正要命的是编剧把角色都写成了人格分裂患者:嘴上说着”我要当独立女性”的白雪公主,实际行为却是闯祸后等着猎人和小矮人收拾烂摊子;王后每次照魔镜都像在拍美妆广告,那句经典台词”Magic Mirror on the wall”被改成”智能魔镜系统启动”时,全场观众集体扶额。最迷惑的是七个小矮人,为了避免”身高歧视”硬改成不同种族、性别、体型的七人组,结果每个人物的台词加起来都凑不够一条推特。
迪士尼这几年真人化改编的套路都快能写进商学院反面教材了。《小美人鱼》把红发改成脏辫说是创新,《睡美人》让公主穿铠甲打仗结果全程靠龙救命,这次更绝——给白雪公主加了个”梦想当统治者”的设定,结果全片最高光时刻仍是等着王子真爱之吻。我采访的动画专业学生说得犀利:”他们就像在玩迪士尼主题的AI换脸软件,把政治正确元素随机组合,却忘了往程序里输入逻辑这个参数。”
《白雪公主》真人版:迪士尼翻车背后-3
那些试图讨好所有人的改编,最终变成了对所有人的背叛。老粉想看的经典复刻变成了劣质cosplay,年轻观众期待的颠覆性改编又浅薄得像T恤标语。当白雪公主对动物们说”我们现在要民主投票”时,我旁边的情侣开始低头刷手机——屏幕上正好跳出原版动画的85周年纪念推送。
或许最讽刺的是,就在这部扑街的同周,皮克斯的《疯狂元素城》在流媒体悄悄逆袭。没有公主王子,没有经典IP,就靠一个俗套的水火相融爱情故事,靠角色在雨巷里十指相触时蒸汽腾起的细节,让无数人真香了。这记耳光打得真响:当迪士尼忙着给童话故事打政治正确补丁时,观众要的不过是能让人相信魔法存在的两小时。
《白雪公主》真人版:迪士尼翻车背后-4
散场时保洁阿姨在收拾3D眼镜,嘀咕着”今天垃圾比平时少一半”。我想起1937年首映时,沃特·迪士尼抵押房子做动画的传说。现在公司市值为啥迪士尼公主城堡还高,但那个为了一帧雪花飘落效果能重拍三十次的团队,大概早就被财报会议赶出了会议室。当片尾字幕出现”沃尔特迪士尼公司”的金色logo时,它看起来像极了王后魔镜里那个正在腐朽的倒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辣椒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ajiao.toodiancao.com/3542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