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电影 电影资讯 第32届大学生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第32届大学生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第32届大学生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4月1日的北京突然热闹起来,中国电影资料馆门口挤满了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这帮大学生可不是来看热闹的——他们手里攥着刚领到的《观影手册》,正争论着该先看《山河故人》修复版还是新锐导演的《春分夜》。这是第32届大学生电影节启动现场,北师大和东城区政府联手搞的这个活动,今年玩得比往年都大。
今年组委会收到了160国产片报名,最后挑出35部”狠货”。我在排片表上看见不少熟悉的名字:有入围过柏林电影节的《白塔之光》,有把陕北民歌拍出味的《信天游》,还有00后导演用手机拍的实验短片《地铁口的向日葵》。最绝的是展映地点——除了电影资料馆这种专业场地,东城区的老胡同影院也加入了。想想在隆福寺的老影院里看4K修复的《城南旧事》,那感觉绝对比在商业影院带劲。
第32届大学生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1
“我们不要专家评委,就让大学生自己票选。”组委会的王边说边指着墙上贴的投票二维码。今年设置了八个奖项,全由大学生观众说了算。听说去年”最受大学生欢迎影片”颁给了一部成本不到50万的地下电影,把制片方都惊着了。今年5月底的”青春之夜”颁奖礼,估计又得爆冷门。
现场最让我意外的是一群穿校服的中学生。原来电影节今年搞了个”少年影人计划”,北师大实验中学的孩子们带着自己拍的短来参展。有个戴眼镜的男生给我看他拍的《我的父亲是外卖员》,镜头跟着父亲电动车穿过北京胡同的段落,运镜老练得根本不像初中生作品。”我们学校每周二下午有导演来上课,”他推推眼镜,”上次宁浩来讲怎么用手机拍出电影感。”
东城区这回也下了血本。他们放了个叫《镜头里的东城》的宣传片,把钟鼓楼、颜料会馆这些地方拍得跟武侠片场景似的。更实在的是那本《影视拍摄服务手册》,厚得像本字典。我翻到”红色拍摄地”那章,连北大红楼哪个机位能拍到最佳光影都标得明明白白。有个制片人朋友当场就打电话:”赶紧来领手册,省得我们下次拍又被居委会大妈追着跑!”
在资料馆的咖啡区,我撞见一群学生在争论。穿北电文化衫的男生坚持认为某部入围影片抄袭了塔可夫斯基,对面中传的女生立刻反驳:”你倒是说说哪个长镜头不是致敬?”这种火药味十足的讨论,在接下来的展映季里估计天天都会上演。听说组委会还安排了导演见面会,不知道这些年轻人会不会当面质问那些名导”您的第三幕转折是不是太突兀了”。
临走时注意到签到处在发特殊的蓝色票根——这是给京津冀高校影视社团的交流场次。河北某学院来的学生告诉我,他们凌晨四点就坐高铁来排队:”我们拍的毕业作品要是能在这里放一次,比拿什么奖都强。”突然明白为什么这个办了32届的电影节还在冒新鲜气儿。当那些还没被行业规则驯化的眼光遇上真正生猛的创作,银幕内外都是好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辣椒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ajiao.toodiancao.com/3638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