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五年》演员朱媛媛去世,永远怀念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朱媛媛:那个总让你觉得”这人我认识”的好演员走了
2025年5月17日上午11点39分,辛柏青在微博发了一封手写信,字迹有点抖:”媛媛走了。”简单三个字,让很多人的手机屏幕突然就模糊了。这位总能把别人家妈妈、邻居大姐演得活灵活现的演员,抗癌五年,最终还是没扛过这个春天。
记得第一次在电视上见到朱媛媛,是1995年《一地鸡毛》里那个扎着麻花辫的小保姆。她蹲在筒子楼走廊煤炉子前扇火,刘海被汗黏在脑门上,那样子跟当年我家楼下卖早点的姑娘一模一样。后来才知道,那会儿她还在中戏读书,跟现在的丈夫辛柏青是同学。这对从校园走到婚纱的夫妻,后来总在戏里演两口子,《幸福密码》里吵架摔碗的片段,现在看还是能闻到葱花炝锅的烟火气。
要说朱媛媛最让人记得住的,肯定是2000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的李云芳。胡同大院里那个总系着围裙的媳妇,端着搪瓷盆在公用水龙头下洗菜,听见丈夫说混账话就甩过去一记白眼。当年播这部剧时,我姥姥总念叨:”这闺女演得真,跟咱家对门小媳妇神似。”后来她凭这个角色拿了金鹰奖,领奖时穿着素净的旗袍,笑得比剧里还温柔。
但朱媛媛可不是只会演”国民媳妇”。2005年《天狗》里的桃花提着猎枪在山林里狂奔,完全颠覆了之前的形象;《海洋天堂》里她演自闭症孩子的妈妈,有场戏是躲在医院楼梯间咬着手背哭,生怕被儿子听见;到了《我的姐姐》里当姑妈,一场吃西瓜的戏——她边吐籽边数落侄女,说着说着突然哽住,观众才看见瓜瓤上沾着口红印子。这些细节都不是剧本写的,是她自己琢磨的。有次采访她说:”好表演得像呼吸,你得让观众察觉不到演的痕迹。”
话剧舞台上她更敢折腾。2004年演《红尘》里的落魄格格,穿着开线旗袍还能把瓜子嗑出贵族范儿;2018年干脆在《理查三世》里反串男角,粘着大胡子用皮鞋跟跺地板,谢幕时戏服后背全汗透了。导演田沁鑫说过:”媛媛身上有股劲,像老北京话说的艮,看着软和,其实韧着呢。”
抗癌这五年,她没怎么停工。《送你一朵小红花》里演癌症患儿的妈妈,很多观众不知道那时她自己也刚确诊。有场戏是她在医院走廊掰着手指算药费,算着算着突然笑出来,那个笑比哭还戳心。去年拍《春天的家》时,她已经很瘦了,但坚持不用替身,有场雨中戏拍了七遍,羽绒服里贴满暖宝宝还打哆嗦。收工后跟年轻演员说:”你们赶上了好时候,我们那会儿拍《家有九凤》,零下二十度穿单褂子,鼻涕冻成冰溜子还得说台词。”
现在想想,她好像总在演别人的妈妈、妻子、姐姐,但每个角色都像从生活里直接拽出来的。菜市场讨价还价的架势,打孩子屁股前先瞄扫帚的小动作,还有丈夫晚归时那种想骂又憋住的微妙表情——这些课本上不教的市井智慧,被她用一挑眉、一撇嘴就交代明白了。有网友说:”看朱媛媛的戏,老觉得她下一秒就要从电视里钻出来,找你借半头蒜。”
中戏96级班主任常莉老师回忆,朱媛媛上学时总揣着个小本儿,蹲在胡同口记大妈们聊天。或许正是这份较真,让她演的每个小人物都带着时代的印记。就像《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李云芳用铝饭盒带回来的炒肝尖,现在闻着还是九十年代筒子楼的味道。
今天路过报亭,看见某杂志封面是朱媛媛《我的姐姐》剧照。她系着八十年达的围裙,正在阳台上抖落一件的确良衬衫,阳光穿过晾衣绳,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忽然想起她说过:”演员就像裁缝,得把生活的边角料缝成衣裳。”如今这位好裁缝走了,留下满衣柜穿不旧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