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联手冈田将生,《地震之后》日本上映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村上春树遇见阪神大地震:冈田将生新片把六个孤独灵魂缝进同一块伤疤
听说没?那个总能把人心里最隐秘角落都挖出来的村上春树,他写神户地震的短篇集《神的孩子全跳舞》要被搬上大银幕了。导演井上刚你肯定熟,《海女》里能年玲奈在礁石上蹦蹦跳跳的镜头就是他拍的。这次他找来《驾驶我的车》的编剧山本晃久,把六个短篇揉碎了重新拼接——就像地震后人们把碎掉的相框重新拼起来那样。
这片子原先是NHK的剧集,现在剪成电影还要加新料。故事从1995年1月17日那个凌晨开始讲,冈田将生演的建筑师在摇晃的公寓里死死抱住暖气片,镜头突然切到二十年后,鸣海唯演的便利店店员在整理货架时总把罐头摆成地震那天的形状。最绝的是佐藤浩市那个角色,地震时他正在大阪开往神户的末班电车上,往后三十年每逢1月17日,他都会在同一班列车上过夜。
渡边大知演的钢琴调音师最有意思。地震震坏了他客户的三角钢琴,他蹲在废墟里捡音板碎片,一抬头看见桥本爱演的陌生女孩在弹一架只剩三个键的立式钢琴。后来每次余震,渡边就会产生幻听,总觉得有人在弹德彪西的《月光》——就是桥本爱当时胡乱按出来的调子。这片子把这种魔幻时刻拍得特别真实,就像村上小说里会突然冒出来的会说话的猫。
井上刚特别会拍”静止中的动荡”。有个长镜头是冈田将生站在已经完全重建的中央区街头,镜头慢慢推进,他背后的大楼突然像果冻一样摇晃起来——其实是他产生了幻觉。这种处理比直接放地震画面更瘆人,就像你半夜突然惊醒,明明床没动却觉得整个世界在晃。
编剧山本晃久把原著里分散的故事线全串起来了。原著里六个独立短篇,在电影里变成四条时间线互相咬合:1995年震后72小时、2005年纪念仪式前夜、2015年受灾者子女的故事,以及2023年某个完全没经历过地震的年轻人突然开始梦到神户港的塔吊。最妙的是所有角色都去过同一个现在已经不存在的录像带租赁店,老板是佐藤浩市演的,他在地震后坚持营业了三个月,给每个来借带子的人多塞一盒自己录的救灾指南。
桥本爱那条线最让人起鸡皮疙瘩。她演的角色其实是个”地震幽灵”,1995年时还是高中生,被困在倒塌的补习班里靠唱广告歌撑了四天。获救后每年都去补习班旧址,直到某年发现那里盖了爱情旅馆。电影里有段她穿着校服坐在情人房间的圆床上,电视里放着当年她被困时的新闻画面,而此刻窗外正在举行震灾二十周年烛光追悼会。
这片子定档10月3日挺有意思的。日本防灾日是9月1日,剧组偏要错过这个节点,就像他们故意不拍地震瞬间的惨状,专拍震后那种绵长的、渗透进日常生活的创伤。预告片里冈田将生有句台词:”我们不是从地震里活下来了,是跟着地震一起继续活着。”这话特别村上春树,把天灾写成了某种共生关系。
据说试映会后有阪神地区的观众说,片中便利店冰柜的嗡嗡声和他们记忆里灾后临时避难所的声音一模一样。这种细节大概只有拍过《海女》的井上刚能抓住,他总知道怎么让最普通的日常突然裂开一道缝,露出底下没愈合的旧伤。就像电影里反复出现的一个意象:角色们走路时会突然停下,不是因为有余震,而是三十年前的地震波刚刚传到他们脚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