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警察对决四十悍匪:荒漠绝境之战如何展开?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大风杀》:荒漠里的生死游戏,谁才是真正的野兽?
五一档杀出一匹黑马,不是特效大片,也不是爱情喜剧,而是一部把观众按在西北荒漠里吃沙子的犯罪片——《大风杀》。这片子狠到什么程度?开场十分钟就把你扔进一座被黄沙吞没的孤城,三个警察要对付三四十个端着猎枪的亡命徒,广播里循环播放着撤离通知,而枪声比广播更响。
**”这不是警匪片,这是野生动物纪录片。”** 看完电影的朋友给我发来这句评价时,我还在想是不是夸张了。直到看见辛柏青演的反派北山坐在破败的派出所里吃鱼——他慢条斯理地挑着鱼刺,眼镜片后的眼神像在打量砧板上的肉,而门外他的手下正在活埋警察。那一刻我突然懂了,为什么彭于晏会在微博上说”看完三天没睡好”。
这片子的邪气全在细节里炸开。导演张琪太知道怎么用荒漠折磨观众了,他把警局变成动物园铁笼,让穿制服的警察和纹身的匪徒在沙暴里互相撕咬。最绝的是那段羊圈追捕戏,俯拍镜头下人影缩成蝼蚁,延时处理的枪声像打在观众太阳穴上。没有血浆四溅,但白客演的菜鸟警察被按在泥地里时,我闻到了铁锈味。
辛柏青这次彻底撕了文艺片的标签。他演的北山像个穿西装的屠夫,用PUA话术管理犯罪团伙,最擅长让手下互相举报。有场戏是他笑着对同伙说”咱们得讲民主”,下一秒就把反对者踹进沙坑。这种优雅的残暴让人毛骨悚然,难怪豆瓣短评区被”辛柏青演技封神”刷屏。相比之下,黄轩客串的刑警队长反倒成了符号化的正义使者,好在戏份不多没拖后腿。
电影最刺痛的是那种文明脆薄如纸的设定。当广播里女声机械重复”请全体市民撤离”,背景音却是猎枪上膛声;当警察举着警官证喊”我是执法人员”,回应他的是漫天黄沙和哄笑。导演把人性试验场建在资源枯竭的荒漠里,问观众一个问题:如果法律变成废纸,你选择当猎人还是猎物?
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匪徒们占领小镇后,第一件事是冲进超市抢矿泉水——不是钱不是黄金,是水。这种末日感的荒谬很西部片,但又比传统西部片多了层现代性焦虑。就像编剧李淼说的,前十分钟就建好了这个封闭实验室,后面全是人性在极端压力下的化学反应。
散场时听见后排观众嘀咕:”这哪是警匪对决,分明是看一群困兽怎么把对方啃得骨头都不剩。”或许这就是《大风杀》的狠劲,它不给你英雄神话,只展示最原始的生存博弈。当片尾黄沙淹没最后一个脚印,银幕内外的人都喘着粗气,不确定自己刚才到底站在哪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