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监制《好好的》北影节展映 海一天获“天坛奖”最佳男配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好好的》:当两个女人决定不再”好好的”
海一天站在北影节领奖台上时,手里攥着天坛奖最佳男配角的奖杯,却把感谢词都给了戏里的两位女主角:”马丽的领导力让整个剧组拧成一股绳,赵淑珍老师戏里拿拐杖敲我,戏外教我做人。”这个幽默的细节恰巧折射出《好好的》这部女性电影的有趣之处——男性成了故事里最称职的配角。
马丽褪去喜剧面孔,第一次以监制兼主演的身份,带着满脸雀斑和乱糟糟的短发亮相。她饰演的白丽萍在超市捏碎方便面的镜头,比任何嚎啕大哭都更具冲击力。这个被房贷、丈夫冷漠和丧偶式育儿逼到墙角的主妇,最终往电饭煲里扔了把盐就离家出走,成为全片最痛快的暴力场景。而赵淑珍扮演的独居老人唐淑寅,开场就用助行架把上门推销的保健品销售员打出门外,她家玄关处”闲人免进”的木牌,分明写着”生人勿近”。
这样两个浑身是刺的女人撞在一起,产生的不是鸡汤式的相濡以沫。白丽萍第一次给老人洗澡时,唐淑寅突然扯开浴帘裸身站立,松弛的皮肤上手术疤痕狰狞,”吓着了?这才叫活过”。而当前者半夜偷吃冰箱里的蛋糕时,后者突然亮灯:”糖尿病人的无糖蛋糕,好吃吗?”这些充满冒犯感的互动,撕开了传统女性题材作品温吞水的表皮。
导演组埋设的戏剧冲突像打水漂的石片:白丽萍前夫来要孩子抚养权时,唐淑寅抄起拐杖要拼命;而当老人子女来争房产时,白丽萍直接把热茶泼在对方律师文件上。最精彩的对手戏发生在社区广场,两个女人背靠背迎战流言蜚语,唐淑寅对着嚼舌根的老太太们冷笑:”我九十岁还穿蕾丝内衣,你们七十岁就穿寿衣?”白丽萍紧接着补刀:”大姐,您假发片歪了。”这些带着毛边的对话,比任何宣言都更有力地诠释了何为女性同盟。
影片的魔幻现实主义笔触令人惊喜。当两人在阳台上用晾衣杆当击剑互相戳刺,当她们把轮椅推出F1赛车的速度,当唐淑寅戴着白丽萍的豹纹睡帽跳广场舞时,那些被年龄、身份束缚的生命力喷薄而出。特别打动人的是雨夜戏:白丽萍发现老人偷偷服用抗抑郁药,而唐淑寅撞见她翻看儿子照片哭泣,两人心照不宣地煮起火锅,氤氲热气中,收音机里《红色娘子军》的旋律与窗外雨声奇妙交融。
郝瀚饰演的社区民警唐云飞像条若隐若现的叙事线,这个总在调解邻里纠纷的年轻人,最终举着喇叭在楼下喊话:”唐淑寅女士,您上次说想收养我当干孙子还算数吗?”这个设计巧妙解构了血缘家庭的绝对性。而海一天演的袁国强,从冷漠丈夫到怅然若失的前夫,贡献了全片最耐人寻味的转变——当他隔着玻璃窗看见前妻扶着老人散步时,那个贴在窗上的手掌印,比离婚协议上的签字更说明问题。
北影节首映场有个插曲:放完片尾字幕时,前排老太太突然站起来大喊”好好的!”,全场先是一愣,继而爆发掌声。这意外呼应了影片英文名《The Good Women》的反讽——女人不必永远”好好的”,有时候,破碎才是重生的开始。就像白丽萍最后给唐淑寅染的那头蓝紫色头发,在养老院夕阳下亮得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