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电影 电影资讯 《编号17》科幻片片段曝光,全球票房破亿

《编号17》科幻片片段曝光,全球票房破亿

《编号17》科幻片片段曝光,全球票房破亿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由奉俊昊执导,罗伯特·帕丁森主演的科幻电影《编号17》改编自爱德华·阿什顿的小说《米奇7》。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遥远外星殖民地的故事,主角米奇被设定为“可消耗员工”,从事极端危险的任务,每次死亡后都能通过记忆备份在新克隆体中。然而,当一次意外后米奇未被确认死亡就返回基地,却发现自己的替代版本——米奇18已经接替了他的身份和工作,引发了一场关于存在意义与身份认同的激烈冲突。
电影构建了一个冷酷且充满讽刺意味的世界观。在资源匮乏、环境恶劣的外星殖民地,人类利用可被不断替换的克隆体执行高风险任务,这一设定不仅推动剧情发展,更暗喻了现代社会中个体在系统面前的无力与异化。奉俊昊以其一贯的社会观察视角,将克隆题材从常见的动作冒险转向更深层的哲学探讨。影片试图讨论何以为人、记忆与身份的关系,以及在高度工具理性的制度下个体尊严如何存续的问题。
《编号17》科幻片片段曝光,全球票房破亿-1
罗伯特·帕丁森在片中饰演米奇,其表演被许多评论视为职业生涯中的高光。他成功塑造出一个既脆弱又顽固、既荒谬又令人同情的角色形象,在保留原著角色特质的基础上注入了强烈的个人风格。有评论指出,帕丁森“克制了明星魅力”,以细腻的肢体语言和情绪层次展现出克隆体面对存在危机时的迷茫与挣扎,成为整部电影的锚点。托妮·科莱特、、娜奥米·阿基和史蒂文·元等配角的演出也进一步丰富了故事的层次。
影片在类型上的混合尝试显著。它既带有《火星救援》式的硬科幻求生元素,又融入了《暗物质》的悬疑和心理惊悚氛围,同时不忘奉俊昊招牌的黑色幽默与社会讽刺。一些段落穿插着荒诞的喜剧桥段,另一些则转向紧张压抑的生存博弈,这种跳跃与碰撞形成独特的叙事节奏,也成为评价两极分化的原因之一。
在柏林电影节首映后,该片获得了部分和影评人的积极评价。有人认为这是奉俊昊迄今最好的英语作品,称赞其构想大胆、叙事巧妙,成功在商业框架中注入作者意识,不仅娱乐性强,更提出对科技伦理与阶级问题的批判。电影被形容为“宏大、怪异而壮观”,在主流科幻片中显得别具一格。主题上同时涉及“爱与革命”,既关注个体情感,也呼应更广泛的社会议题。
然而,影片也遭遇了不少争议和批评。一些观点认为剧本在执行上存在不一致,幽默与严肃之间的转换显得生硬,削弱了整体凝聚力。《综艺》杂志批评其“过于潦草、刺耳和说教”,指出部分对话和情节安排显得刻意而缺乏细腻。广播公司则认为喜剧效果未能充分实现,称之为奉俊昊作品中“令人失望的一部”。也有评论提到,相较于《寄生虫》等前作,本片在政治表达上显得力度不足,批判性被类型元素冲淡。
市场表现方面,《编号17》的全球票房为1.31亿美元,未能达到预期。这可能与其叙事风格的非传统性和宣传策略有关。电影虽具备科幻大片的外壳,内核却更偏向作者电影的表达,这种矛盾或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受众范围。尽管如此,它仍然被认为是一部在创意和艺术勇气上值得肯定的作品,尤其是在好莱坞工业日益趋向保守的背景下,奉俊昊依然坚持作者性与类型混合的尝试。
电影所提出的问题——关于人的复制与替代、记忆对身份的决定性作用、制度对个体的碾压——在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加速发展的当下显得尤为应时。它并非提供简单答案,而是通过米奇双重存在的困境,引导观众思考自我本质与生存意义。在光怪陆离的科幻设定之下,最终回归的仍是对人性本身的追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辣椒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ajiao.toodiancao.com/3960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