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林火山》麦浚龙力作,5月16日戛纳首映!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第77届戛纳电影节“午夜展映单元”于5月16日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亚洲首映——香港导演麦浚龙执导的《风林火山》。这部影片自2018年3月杀青后,历经长达七年的后期制作与等待,终于以132分钟的完整面貌首次公开放映。其主演阵容堪称华语电影顶级配置:金城武、刘青云、梁家辉、古天乐与高圆圆的联袂出演,早已在影迷群体中激起广泛讨论与高度期待。
影片以一场突如其来的街头无差别枪击事件拉开序幕,这场暴力打破了城市表面脆弱的平静,也撕开了隐藏在秩序之下的暗流。随着事件发酵,多方势力开始借机角力,包括跨国贩毒集团、本地黑帮、警方及幕后政治力量,纷纷在这场混乱中寻求自身利益的扩张。其中,贩毒集团继承人所怀抱的“特殊愿景”成为推动剧情走向的关键——他不仅不满足于维持现有罪恶秩序,反而主动制造更大规模的混乱,试图在废墟之上建立新的规则。这种近乎哲学性的恶念,使得影片超越了传统警匪片的二元对立,进入更为深刻的道德模糊地带。
麦浚龙导演以其强烈的作者风格闻名,前作《僵尸》已展现出对类型片的解构与作者印记的深度融合。在《风林火山》中,他进一步探索了罪恶的共生性与人性的灰暗面。全片几乎未设置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每个角色都深陷于自身的欲望、恐惧与算计之中,形成一张无法挣脱的网。金城武饰演的警方侧写师冷静克制却难逃内心阴影,刘青云与梁家辉所代表的黑白两道势力在博弈中逐渐模糊界限,古天乐饰演的中间人游走于危险边缘,而高圆圆饰演的女性角色则成为混乱中一抹复杂而清醒的存在。
从视觉语言来看,影片延续了麦浚龙对美学质感的苛刻追求。冷峻的色调、富有隐喻意义的空间设置(如不断出现的封闭场景与垂直空间),以及精心设计的暴力场面,不仅服务于叙事,更强化了主题的压迫感与疏离感。音乐与声音设计同样突出,尤其在刻画心理张力与城市氛围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漫长的制作周期也反映了导演对作品完成度的极致要求。从已知信息来看,后期工作涵盖了复杂的特效制作与声画调和,旨在构建一个既真实又带有超现实色彩的罪恶都市。这种不惜时间的打磨,使得影片在技术层面呈现出高度统一的风格化特征。
尽管目前尚未有大规模公开评论,但基于戛纳首映的行业反馈,影片已被视为一部作者性与商业元素兼具的野心之作。它既承载了香港犯罪类型片的传统——如《无间道》般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与《黑社会》般宏大叙事野心,同时又通过麦浚龙的现代视角进行了重构。“风林火山”一词源自《孙子兵法》,原意是“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在片中既暗示了各方势力迥异的行动风格,也隐喻了命运无常中人类挣扎的徒劳与悲壮。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在探讨罪恶主题时并未流于简单的道德批判,而是试图呈现一个系统性、结构性的黑暗图景。角色们的选择往往被环境、历史与人性弱点所裹挟,使得观众在审视罪恶时不得不思考其背后的社会成因与心理机制。这种处理方式使得《风林火山》超越了类型娱乐的范畴,进入了更为深刻的哲学与社会学讨论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