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电影 电影资讯 《闯缸鱼》横滨电影节:中国动画触动日本心

《闯缸鱼》横滨电影节:中国动画触动日本心

《闯缸鱼》横滨电影节:中国动画触动日本心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在2025年5月4日开幕的日本横滨电影节上,一部来自中国的纪录电影《闯缸鱼》悄然登场。作为亚洲地区影响力仅次于东京国际电影节的重要展映活动,横滨电影节向来以其对亚洲电影文化的敏锐洞察而闻名。而这一次,它选择将镜头对准了中国动画的幕后们。影片于5月6日举行国际首映,红毯环节就受到了现场观众特别是中国影迷的热烈欢迎,许多人表示能在海外看到这样一部聚焦中国动画人的作品,感到惊喜与自豪。
《闯缸鱼》是一部历时四年完成的纪录电影,由程育海担任监制,邱杰与孙赫阳联合制片,导演刘佳带领团队跨越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多座城市,采访了超过三十位中国动画产业的核心创作者。这些受访者覆盖了从导演、原画、分镜到后期制作等动画工业全流程中的关键岗位,其中包括孙海鹏(《雄狮少年》导演)、李炜(《姜子牙》导演)、王云飞(《西游记再世妖王》导演)、何小疯(《伍六七》导演)、槐佳佳(《大理寺日志》导演)等一批在中国动画复兴浪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影片的主题非常明确:它并非要做一部关于中国动画辉煌成就的宏大叙事,而是试图以平实而深入的视角,记录这些创作者真实的生存状态——他们的挣扎、牺牲、痛苦,以及背后始终不变的热爱与坚持。
《闯缸鱼》横滨电影节:中国动画触动日本心-1
导演刘佳在阐述创作理念时提到,中国动画人大多不擅表达,却往往对动画艺术怀有最纯粹的热爱。她认为,能够记录下他们不加修饰的真实情感,是一种荣幸,也是一种责任。这种“去标签化”的表达方式,使得《闯缸鱼》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行业宣传片或人物传记,它更像是一幅由无数细微瞬间拼贴而成的精神图景,勾勒出中国动画从20世纪90年代陷入危局至今,一代人如何凭借信念与执着延续着中国动画的血脉。
制片人邱杰进一步补充道,影片的初衷正是要让更多人看到这段几乎被遗忘的。在中国动画最困难的时期,仍然有一群人甘于清贫、不计回报地投入创作,他们中的很多人至今仍默默无闻,却是中国动画能够重新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石。而另一位制片人孙赫阳则强调,他们希望借助真实、本真的叙述方式,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从中感受到共通的情感连接。
《闯缸鱼》横滨电影节:中国动画触动日本心-2
从横滨电影节首映后的反响来看,这一目标似乎正在实现。放映结束后的掌声持续良久,不少日本观众——其中包括一些动画从业者的家属——在交流环节中表示深受触动。他们提到,影片中中国动画人所经历的迷茫、坚持与热爱,与日本动画制作人的处境非常相似,这种跨越国界的共鸣让现场弥漫着一种静默而有力的情绪。一位年轻的日本动画师坦言,自己从未想过中国动画人也面临着如此复杂的精神与现实挑战,而《闯缸鱼》让他重新理解了创作的本质。
事实上,这部电影的出现本身即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长期以来,公众对于中国动画的关注多集中于市场成绩与技术突破,却很少将目光投向幕后的“人”。《闯缸鱼》第一次系统性地将中国动画创作者群体推至台前,不歌颂辉煌,不回避艰难,而是以近乎白描的方式呈现他们的日常与内心。这种叙述摆脱了传统行业纪录片容易陷入的样板式表达,转而追求一种更接近创作本真的美学态度。
《闯缸鱼》横滨电影节:中国动画触动日本心-3
影片中记录的许多动画人,都经历过中国动画的低谷与复兴。从手绘动画到三维数字制作,从代工外包到原创IP崛起,他们既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也是其推动者。而《闯缸鱼》所做的,正是将这些个体的收集、编织成一幅属于中国动画的精神地图。它让观众看到,所谓“国漫崛起”并非一夜之间的神话,而是由无数具体的“人”、具体的选择与具体的坚持所构筑的漫长过程。
横滨电影节的展映只是一个开始。随着《闯缸鱼》逐渐进入更广泛的国际视野,它或许将成为一个窗口,不仅让世界看到中国动画的幕后故事,也让中国动画人进一步理解自身在世界动画格局中的位置与意义。而在这个过程中,真实,成为了最有力的语言;共情,则成为了最有效的沟通。这部电影的存在提醒着我们,无论技术如何迭代、市场如何变化,动画最终仍然是关于人的艺术——关于那些愿意用一生去描绘梦想的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辣椒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ajiao.toodiancao.com/4038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