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资源在线看(HD720P/3.2G-MP4)国语版超清百度云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冬去春来》杀青那天,北京落了那年第一场雪。
制片厂棚内,那座按1:1比例搭建的“冬去春来”旅馆在镁光灯下静静伫立。木质招牌上的漆色故意做旧,门帘是褪色的碎花布,前台那部转盘电话的号码盘已经磨得发亮。导演郑晓龙喊“收工”时,白宇饰演的男主角还坐在旅馆门槛上,望着飘落的雪花出神——这场景恰如剧名,冬雪已至,春天不远。
这座旅馆在故事里坐落在九十年代的北京胡同深处。每天清晨,王彦霖饰演的东北小伙会雷打不动在院里练声,那带着大碴子味儿的“八百标兵奔北坡”惊起一屋檐麻雀;章若楠演的四川姑娘总在公用厨房研究麻辣烫配方,辣味呛得林允演的上海姑娘直咳嗽,却还是忍不住尝上一碗。田雨作为特邀演员,演的是旅馆老板,总揣着搪瓷缸子,看这群年轻人吵吵闹闹,眼里是过来人的了然。
那是寻呼机嘀嘀作响的年代。旅馆公用电话每次响起,都有人飞奔而去——可能是家里来信,可能是剧组通知,也可能是某个终于等来的机会。中影制片厂精心复原的不仅是场景,更是那个时代的脉搏:墙上贴着《甜蜜蜜》的电影海报,房间里飘着毛阿敏的歌声,胡同口修自行车的老大爷永远在听单田芳的评书。
白宇的角色是个从西北来的文学青年,住在最小的阁楼间,稿子堆得无处下脚。有场夜戏,他伏在旅馆公共餐桌上写作,台灯晕黄的光圈住稿纸,其他房客陆续归来——加班到现在的公司职员,在酒吧驻唱回来的歌手,刚结束群演、妆都没卸干净的姑娘。他们围着桌子吃夜宵,热气氤氲中,各自说着今天的得失。导演用长镜头记录这一幕,没有刻意煽情,只有生活本身的质感。
“北京大视听”重点项目的支持,让这种真实得以实现。制片厂提供的不仅是高标准摄影棚,更搭建起完整的生活场景:从具有年代感的胡同外景,到旅馆里每件精心挑选的老物件——九十年代的挂历、牡丹花暖水瓶、甚至桌上那瓶北冰洋汽水,都在诉说时代记忆。
编剧高满堂和李洲擅长在细节处见真章。旅馆老板总在立春那天请大家吃春饼,说“咬春”能咬住好运;某个房客离开时,会在院墙刻下“到此一游”,后来被老板发现,笑骂着说“得罚你刷一个月碗”。这些琐碎日常,拼凑出北漂生活的真实图景——梦想很重,但人情很暖。
杀青戏拍的是立春。剧本上写:“冰雪消融,旅馆院里的老槐树抽出新芽,又一批年轻人拖着行李入住。老板站在门口,像迎接每一段即将开始的人生。”拍这场戏时,正好有真雪花飘下,与人工造雪混在一起,分不清戏里戏外。
制片厂的灯一盏盏熄灭,“冬去春来”旅馆将在剪辑室里获得新生。而对等待这部剧的观众来说,这座小旅馆即将成为时光隧道——通往那个梦想滚烫的九十年代,通往所有曾在异乡点亮一盏灯的夜晚,通往每一个冬天尽头,必然到来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