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队》座谈会:新时代东北抗联精神新篇章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最近,有一部电视剧《归队》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这部剧是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和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创作座谈会上推出的。那天,会场里来了好多人,有中宣部文艺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的负责人,还有专家学者、主创代表等等,加起来有100多人。
《归队》的故事背景挺特别的,讲的是东北抗联小队的故事。这个小队以鲁长山为首,他们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挑战。这部剧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深入东北抗联旧址的采访调研,都是一手的史料。看这部剧,你能感受到抗联精神,那种激励人们勇担使命、奋勇前行的力量。而且,它用一种很人性化的笔触来描绘历史,这种叙事方式挺新颖的,让抗联精神得以传承。
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冯胜勇在会上提了三点启示,他说,创作要选好题、讲好故事、出精品,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北京市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也强调了艺术呈现和精神奏响的重要性,还有叙事策略、人物塑造、美学表达和价值传播的创新。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觉得《归队》展现了时代气质,提供了值得推广的创作经验。总制片人黄杰和茅熠谈到了创作过程中的信念和生命诚意。编剧高满堂和导演臧溪川分别从剧本创作和导演视角出发,谈到了历史呈现的方式。
演员们也有话说。胡军饰演鲁长山,袁姗姗饰演兰花儿,他们都分享了自己对角色和剧情的理解。专家们对《归队》的评价也很高,他们觉得这部剧在历史还原、艺术表现、人性描绘和创作启发上都做得很好。
《归队》被视为抗战题材剧集创作的新范本,它为东北抗联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提供了共鸣。这部剧突破了传统抗战剧的套路,从小人物的视角展现历史,触及了历史的厚度。
总的来说,《归队》不仅是对抗战历史的深情讲述,也是对抗联精神的致敬。它为历史题材文艺创作提供了新的路径和表达方式。看这部剧,你能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也能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它让我们看到了抗战时期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铭记。